2024年12月5日下午,bat365官网平台在衡山堂组织相关专家,召开了丝绸之路(甘肃段)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建设项目验收会议,甘肃省文物局/文物资料信息中心处长王旭,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鹏,肃州区博物馆馆长王武章、副研究馆员范晓东,肃南县文殊山石窟群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闫龙等出席会议,bat365官方网站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梁国胜、教务处柴岳鹏,bat365官网平台副经理李洁、魏文斌教授、魏迎春教授、吴炯炯教授、吕春林老师等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李洁主持。
该项目为bat365官方网站2024年“双一流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。本项目在前期已完成南石窟寺、麦积山、北石窟和炳灵寺重点洞窟三维重建测绘及虚拟展示的基础上,继续完善平台设计和功能开发,以文殊山前山千佛洞、酒泉丁家闸5号墓为2024年数据资源采集加工制作目标;同时对2022年度完成的《丝绸之路(甘肃段)石窟寺信息管理系统》进行调整优化,变单机架构为网络架构,完善文化遗产类别,提升多项功能与体验,并更名为《丝绸之路(甘肃段)历史文化遗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》。
项目负责人魏文斌教授介绍了项目概况。武汉熠腾科技有限公司作项目验收汇报。与会专家听取汇报后,从资源产权、登录权限、平台后期维护、虚拟仿真实验室场地等方面进行质询,项目方进行补充说明和解答。
与会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相关指导,指出要进一步丰富丝绸之路(甘肃段)历史文化遗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的遗产数据库;平台登陆权限应纳入校园统一身份认证,方便全校师生登录与使用;双方协商后期维护事宜,以保证平台长期可持续地为师生教学、研究服务;将文殊山千佛洞、丁家闸5号墓的数字化展示与文献资料、研究成果等结合,增强交互体验。
经与会专家充分讨论,一致认为: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《bat365官网平台丝绸之路(甘肃段)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建设项目》的要求,本项目技术合格,服务质量符合合同要求,服务清单等资料齐全完整。成果满足教学展示要求,数字化成果效果良好,质量符合项目合同约定及国家标准、规范要求。提交成果基本齐全,满足合同约定要求,系统符合bat365官方网站科研教学活动需求。本项目通过验收。
该项目的实施,有利于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,能够促进相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,加强了bat365官方网站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。该项目后期将继续争取学校和甘肃文博机构的支持,对丝绸之路甘肃段内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,为各阶段教研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,对文化遗产的保护、弘扬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。
项目负责人魏文斌介绍项目基本情况
项目组汇报成果
专家组发言评议
沉浸式体验
文:范钟月、图:黄婷婷